首页 » 西藏旅遊攻略 » 西藏旅遊指南 » 藏文化之旅的聖地

藏文化之旅的聖地


山南,在西藏的地位,相當於河南的安陽、陝西的咸陽、北京的平谷,有“聖城拉薩,文化山南”之稱,是藏民族和藏文化的發祥地。

最新>> 西藏旅遊西藏拼團推薦

雅礱文化發祥地——山南

山南西藏七地市之一,因地處岡底斯山與念青唐古喇山之南而得名,地處雅礱河流域,歷史上又被稱為雅礱。位於拉薩南部,東接林芝,西依日喀則,南臨不丹與印度,邊境線長達600多公里。

很多人也許對山南並不熟悉,但對山南的景致卻不陌生。西藏的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第一座寺院——桑耶寺,三大聖湖之羊卓雍錯,拉姆拉錯湖等位於山南境內,拉薩貢嘎機場也位於山南貢嘎縣境內。

拉薩出發,走機場高速,穿過嘎拉山隧道,就到達山南境內。順雅魯藏布江南岸一路向東,沿途村落飛馳,綠樹掩映,左旋柳與高大的白楊樹分立道旁,油油的青稞地在河谷依地勢鋪的是起伏錯落。偶爾閃過的油菜花,只有尺把長的樣子,卻也開的是滿眼黃花,在碧水綠柳的高山河谷間,迎風怒放,景色醉人。

山南地區行署所在地乃東縣澤當鎮,距拉薩市160公里。澤當,藏語,意為“猴子玩耍的地方”。因先後歷經吐蕃王朝、拉加里王朝、帕竹王朝,山南又有“三大王朝故都”之稱,以雅礱藏文化發祥地冠絕藏地。

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

澤當,距離桑耶寺還有51公里。

從拉薩出發,到桑耶寺有三條路可走:一條走機場高速過嘎拉山隧道沿雅魯藏布江(以下簡稱“雅江”)北岸向東,單程140公里,是最近的一條,目前正在修路,白天限時通行;一條沿拉薩河向東,走達孜、墨竹工卡,從墨竹折向南,走山間小路到達桑耶寺,這也是很知名的徒步線路之一;一條沿雅江南岸向東,自澤當大橋過江再折向西穿行。加上路途其他景點,往返一天行程約500公里。

這一段雅江河流平緩,沙洲遍佈,河谷開闊,江天一色。山南地區雅江兩岸山體沙化嚴重。江側風沙漸緊,兩岸崖壁間裸露出大片的沙地,某些區域黃沙漫漫,沙巒起伏,恍若置身南疆地界。

過雅江大橋,沿北岸調頭西返,不時可以見到三三兩兩的藏族工作人員戴著口罩和帽子,在沙丘之中埋草治沙,引水植樹。高原植樹之難,近幾年已有所改觀,但成活率依舊不高。一路攀爬,望不到邊的羊群在高高的石壁間跳躍,既不恐高,也沒有高原反應,讓人讚歎。到孜隆山頂,鋪天蓋地的風馬旗遮蓋了整個山口,把藍天切割成規則的條塊,獵獵飛揚。過了山口就進入紮囊縣境內,桑耶寺不遠了。

桑耶寺,位於山南紮囊縣桑耶鎮,雅江北岸的哈布日山腳下,藏文意為“吉祥永固天成桑耶大伽藍”。桑耶寺始建於西元767年,寺院選址在金城公主兒子——藏王赤松德贊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贊的冬宮附近,歷時12年竣工落成。桑耶寺修建時間遠晚於大昭寺、小昭寺和昌珠寺,但卻擁有獨立財產,佛、法、僧俱全的寺院。

車在寂寥的群山間飛馳,突然轉入一個小小的鎮子,路盡頭巨大的廟門直插雲天,白牆金頂,並不顯得傲然,似是千年前的舊相識,故地歸來,找不到一絲陌生的感覺。寺廟雖歷經戰火,歷朝歷代不斷重建,還是舊時模樣。近年來,藏地寺廟又迎來了一個建設高峰期。

桑耶寺以東為上,寺院四面分設四門,整個建築群在群山之間的平原上,佈局寬鬆疏落,大方得體。主殿烏孜大殿居於寺廟正中。三根風馬柱高高佇立,一塊橢圓形的不規則石頭立于大殿正前方的石座上,塗滿了厚厚的酥油,陽光下仔細辨認,上面有漢藏兩行文字: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大殿分三層,下層為藏式建築,以石築砌,中層為漢式建築,以磚築砌,頂層為天竺(印度)式建築,以木搭建,大致反映了三種文化形態在新興的佛教文化中的親疏結構。這也是“三樣寺”名稱的由來。

大殿正門南側,有一塊古老的紅色石碑,依牆而立,千年的滄桑感撲面而來,大門正廊上掛著一口唐代古鐘,這是西藏歷史上鑄造的第一口銅鐘,渾厚拙樸,造型雅致,有大唐遺韻。在大殿正前方是高達九層的格古康,意為“展佛殿”,20世紀60年代上面六層被拆毀,現已基本修復。

壁畫,是藏族記錄歷史的方式之一。與其他古老的寺院一樣,桑耶寺烏孜大殿的壁畫也是藏族文物史上的瑰寶。壁畫內容十分豐富,題材廣泛。

爬上寺東南的海布日神山,可以俯瞰桑耶寺全貌,壯觀的曼陀羅式“壇城”造型,佛塔環抱,綠樹掩映,讓人不知夢裏身是客,往事越千年,靜悟世間百態,聆聽梵音叮咚。因緣巧合,隨行隊伍多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剛剛滿月的流浪小狗,隨我們踏上了返回澤當的旅程。

烏孜大殿門票40元。

西藏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

回到澤當,已是下午3點時分。

出澤當向南,有兩條路可走:一條向東南,過昌珠寺,路標顯示距離雍布拉康還有8公里;一條自昌珠寺向西約一公里,再折向南,是瓊結縣藏王墓方向,距離澤當28公里。

時間關係,本次行程我們的目的地是雍布拉康。

柏油路路況很好。這裏比拉薩海拔略低,滿目蔥蘢,又是一番綠色光景。山南盛產西瓜,馬路兩側是排列整齊的溫室大棚,路邊隨處可見遮陽傘下的西瓜攤。山南的西瓜,類似於北京大興掛在瓜架上的小西瓜,個頭適中。溫差大、日曬長的緣故,口感很甜,吃起來爽口解渴。西藏的物價與北京相比高的離譜,尤其是水果、蔬菜和洗漱日用品,一般價格至少都要翻番。

轉過一個山口,在圖片裏見過無數次的雍布拉康,像突然拉近的長鏡頭,雄踞於紮西次日山頂,映襯著白雲碧空。

今天的雍布拉康,依清末建築原貌修復於上世紀80年代。從遺址痕跡判斷,修復的僅只是吐蕃王朝時期整個宮殿建築群的一小部分。古格王朝遺址很好的保留了吐蕃王朝的建築文化特徵,自上而下,依次為王宮、寺廟、大臣、貴族、軍隊和平民居住地。

整個山峰自東向西延伸,山下是視野開闊的山間盆地,青稞與油菜花交錯輝映,挺拔的楊樹如排列整齊的衛兵,盡職盡責,一絲不苟。南北兩側均有登山階梯,北側還有馬道,一般遊客從北側上山,南側少有人走,荒草瘋長,人跡罕至。經過近幾年的開發,旅遊業已成為山下小村落的支柱產業,停車場附近是中外遊客集散地,茶館、小飾品、特產商店隨處可見,幾乎家家戶戶都養馬,遊客可騎馬上山,也是一種蠻有風味的深度體驗。

山腳下村子的東北方向,是聞名遐邇的嘎爾泉,歷經千年,至今不竭,清泉四季長流,甘甜清冽。嘎爾,就是松贊干布的另一位重臣——大論(臣)祿東贊,也稱嘎爾祿東贊,全名為嘎爾東贊宇松,出生于山南隆子縣列麥鄉,吐蕃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史載:“東贊不知書,性明毅,用兵有節制。吐蕃依之,遂為強國。”唐貞觀年間,先後赴尼泊爾、大唐替贊普迎娶赤尊公主、文成公主。大唐六試婚使的典故,成為傳誦千年藏漢聯姻的佳話。泉水前是祿東贊的白色大理石雕像,泉水邊有不少藏族老鄉在打泉水,洗頭、燒水、過林卡。

村子盡頭,泉水西北方向,是一座新修的寺院——薩迦班智達誦經堂,看樣子應該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典型的薩迦派建築風格。寺外廣場是拍攝雍布拉康的絕佳場地,整座山峰盡收眼底,鏡頭裏,雍布拉康披著霞光,通透無比。

門票30元。

為您推薦: 西藏拼團推薦西藏旅遊團推薦西藏旅行社推薦   如何办理西藏入藏函

Unwrap the Experience with the

西藏夢想足跡、雪域天堂,神聖到極致

世界足跡旅遊為全球華人提供西藏旅遊拼團平台,不在為一個人無法成團而發愁、拼團國家包含馬亞西亞、新加坡、香港、等華人。世界足跡原你一個西藏夢。

西藏旅遊說走就走的旅行!
西藏旅遊品牌加品質,世界足跡帶您暢遊西藏.

免費獲取行程資料!

info@chinatibet.tw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