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藏旅遊攻略 > 今日西藏 > 擺數十年不爛!珠峰大本營遊客止步 這種垃圾實在太棘手...

擺數十年不爛!珠峰大本營遊客止步 這種垃圾實在太棘手...


又被稱為「聖母峰」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被許多登山愛好者視為是一生的終極挑戰目標。但近年來蜂擁的登山客和遊客,為珠峰景區帶來難以清理的驚人垃圾量。因此,西藏已於日前公告,在海拔5150公尺絨布寺以上的核心區域,包括珠峰大本營,亦即各國登山者從北坡攀登珠峰時的宿營地,將無限期關閉。

 

 

 

 

因太多遊客湧入帶來大量的垃圾,西藏珠峰管理局早前已公告,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旅遊。(網路照片)

 

 

 

 

 

遊客止步絨布寺 禁入珠峰大本營

據大陸網路媒體「觀察者網」報導,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珠峰管理局已於去年12月5日公告,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旅遊。報導稱,這意味著,遊客去珠峰參觀需止步在絨布寺,包括2公里外的珠峰大本營也都不得進入。

海拔5200公尺的珠峰大本營,是為觀看珠峰核心區環境而設立的生活地帶,與珠峰峰頂的直線距離約19公里,此處也被認為是觀賞珠峰的最佳地點。

對此,定日縣旅發委(商務局)主任唐武表示,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試驗區三部分。「禁令」只針對於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也就是絨布寺以上的區域。

世界海拔最高的絨布寺,是距珠穆朗瑪峰最近的寺廟。(新華社)

只差兩公里 「觀賞珠峰沒影響」

唐武強調,「從珠峰大本營到絨布寺,下撤距離只有2公里左右,這個距離其實對於人們觀賞雄偉的珠峰沒有任何影響。何況在絨布寺附近也有好幾個理想的觀景點,遊客可以盡情拍照留念。為了滿足遊客的拍照需求,我們也會複製珠峰紀念碑和測量碑等,設置到現在遊客止步的位置。」

 

 

 

 

 

按最新規定,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一般遊客已不得進入。(網路照片)

 

 

 

登山人數 控制在一年300人內

不過消息傳出後還是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為此,新華社14日特別發布訊息稱,網傳「珠峰景區永久關閉」消息不實。西藏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仍將有條件開放,「依法合規」的登山活動仍可進行。但絨布寺以上的區域,未獲登山許可的普通遊客將不得前往。同時,西藏將把今年參與登山活動的總人數控制在300人左右。

之所以會有這項新規定,主要是隨著「珠峰旅遊」興起,過去幾年前往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遊的遊客逐年增加,對當地環境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據統計,2015年以前,珠峰旅遊每年遊客數約5萬人,但2018年就已經暴增至超過14萬人次。

在通往珠穆朗瑪峰的路上,不時能看見垃圾遍布。(網路照片)

高山垃圾 西藏一年清理8.4噸

北京「新京報」指出,西藏2018年清理珠峰保護區海拔5200公尺以上的垃圾約8.4噸,當中包括多年來登山活動產生的食品包裝袋、食品罐子、酒瓶等生活垃圾約5.2噸;舊登山繩子、舊登山帳篷、舊瓦斯罐等登山垃圾約1噸;登山人員排泄物約2.2噸。

定日縣去年也對珠峰景區海拔5200公尺以下區域內,斥資人民幣360萬元委託民間廠商負責清理,最終收集轉運的垃圾多達335噸。

珠峰北坡待歸類整理的生活垃圾。(中新社)
 

遇難者遺體 「特殊垃圾」最棘手

觀察者網指出,珠峰上的垃圾包羅萬象,除了被丟棄的登山用具和生活用品,以及大自然不易分解的人類排泄物,還有一種十分駭人的「特殊垃圾」—難以被運下山的遇難者遺體。

另一方面,近20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過去被冰雪覆蓋的廢棄物,如今也無所遁形,讓珠峰垃圾堆積問題愈發凸顯。

因長年冒著生命危險清理珠峰垃圾,而在今年1月18日獲新華社評選為「中國網事.感動2018」年度網路人物的藏籍登山教練次仁旦達,就住在珠峰腳下定日縣一處偏遠小村。

今年31歲的次仁旦達已四次成功登頂珠峰。他說,「珠峰是我們的聖山,從小自己就對那些登上珠峰的勇士非常崇拜。」

登山教練次仁旦達因協助清運珠穆朗瑪峰上的垃圾,獲新華社評選為「中國網事.感動2018」年度網絡人物。圖為次仁旦達去年5月在珠穆朗瑪峰7500公尺山區撿拾垃圾。(新華社)

清光珠峰垃圾 比登頂還困難

次仁旦達回憶,2006年他首次成功登頂珠峰,站上珠峰頂時,看著四周雪山冰峰層巒疊嶂,白雲就飄浮在腳下,感覺自己彷彿就站在世界之巔,情不自禁就落下淚。

不過,從第一次登頂珠峰時次仁旦達就發現,沿途垃圾還真不少,從那時起,他就下定決心,有機會一定要將珠峰上的垃圾清理乾淨。

過去幾年,次仁旦達和他的夥伴們,在海拔7000公尺以上的雪山清理珠峰攀登者留下的各種垃圾。但每一次行動對他們而言其實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因為雪崩、滑墜、暴雪、缺氧,隨時都可能奪走他們的性命。

次仁旦達談清垃圾艱苦

有些垃圾 已經擺爛30年

在次仁旦達看來,珠峰的垃圾基本上都是人為造成的,包括登山者廢棄的氧氣瓶、繩索、帳篷、玻璃罐、易開罐、飲料瓶、塑膠布、紙巾。最常見的是各種損壞的物品,如被暴風雪吹壞的帳篷、氧氣瓶。次仁旦達曾留意過這些垃圾的製造日期,最早的可追溯到1980年代。

對珠峰上的另類「垃圾」-登山者的遺體,次仁旦達說,有時,老遠就能看到一個人躺在冰縫邊上,甚至衣服在太陽照射下還會反光。但當你走近時,無論如何喊,他都沒有回應,因為這人早已凍死在此。

珠穆朗瑪峰白雪皚皚,巍峨壯麗,那裏覆蓋著數量巨大的各種垃圾,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場。大量登山廢棄設備、剩餘食品甚至遇難者的遺體都被遺留在此。(新華社)

將遺體運下山 危險花費巨大

次仁旦達表示,將遺體運送下山既危險而且花費巨大。除非有遇難者家屬或政府出資,否則絕大多數遇難者的遺體只能永遠留在他們的失事地點。有時,遇難者遺體會被後來的登山者推進冰縫裡。而登山者在經過這些遺體時,一般會行注目禮,有時會在他們遺體邊放上一塊小石頭。

新華社稱,西藏計畫今年將首次對海拔8000公尺以上的登山者遺體集中處理。「珠峰登山垃圾管理辦法」也正在研擬。

新京報則指出,西藏正在修訂相關的登山條例,打算推動建立登山者環保押金收繳管理制度、登山清潔制度、定期清理登山垃圾等制度,希望還給這片冰雪大地原有的純淨。

 

Unwrap the Experience with the

西藏夢想足跡、雪域天堂,神聖到極致

世界足跡旅遊為全球華人提供西藏旅遊拼團平台,不在為一個人無法成團而發愁、拼團國家包含馬亞西亞、新加坡、香港、等華人。世界足跡原你一個西藏夢。

西藏旅遊說走就走的旅行!
西藏旅遊品牌加品質,世界足跡帶您暢遊西藏.

免費獲取行程資料!

info@chinatibet.tw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