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藏旅遊攻略 » 西藏文化 » 文成公主秀及歷史文化

文成公主秀及歷史文化


《文成公主》是一部真實的電視劇,它的背景是拉薩的自然山水,在聖城的繁星下,大唐文成和吐蕃王松贊幹布的聯姻,這是何等的壯觀。當我親身經歷後,我發現這是一部最大的舞臺,最壯觀的現場演出。

文成公主》是一部關於文成王妃千辛萬苦去藏的長途跋涉和跌宕起伏的故事。這一聲“世間無遙遠,人間皆是家鄉”,如何不讓人感動。

 

文成公主》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大唐和吐蕃兩國的歷史和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漢藏傳統文化的大型現實劇場。據悉,該工程耗資7億5千萬,擁有800多名專業人員,一次表演90分鐘,一年180次,在旅遊高峰期更是一張門票都買不到。

 

整個節目共分為五個章節,分別是《大唐之韻》,《天地梵音》,《藏舞大美》,《高原之神》,《藏漢和美》,講述了文成王妃在吐蕃宰相祿東贊和唐代浩浩蕩蕩的迎娶大軍中,攜十二身佛的釋迦牟尼摩尼,開始了漫長的婚姻之旅。

 

整個表演運用藏舞、藏戲等多種藝術手段,結合了天然山水和高技術的音像技術,將戲劇、音樂、舞蹈等融為一體,展現了一部宏大而又精彩絕倫的史實,讓在場的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目不暇接的感覺。

 

表演中對大唐盛世的營造,對雪域高原的描繪,都讓人歎為觀止。佈景的規模之龐大,讓人驚歎不已,“邏些城”佈景全長160多米,包括大昭寺、小昭寺、布達拉宮等,重現拉薩1300多年的歷史,而“布達拉宮”的三維模擬佈景則有40多米長,20多米高。

 

成百頭綿羊,狂奔的馬匹,漫天飛舞的大雪,讓人幾乎忘記了這是一場表演,時間似乎又回到了一千三百年前的漫長旅程。

 

文成郡主的“往不了的路是路,往不了的路是家”,“我要窮人不受餓,我要生病的人不受悲傷,我要老人不老,我要亡靈平靜,這是何等感人的事情。”這部《文成公主》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實境大片,能夠有幸收看這部電影是一種幸運。總有一天,你會不會也來看看?

 

文成公主歷史背景

唐貞觀八年(634年),松贊干布遣使出使唐朝,唐太宗遣行人馮德遐出使吐蕃。松贊干布得知突厥和吐谷渾都迎娶了唐朝公主為妃,便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唐太宗認為吐蕃無足輕重,便拒絕了這一要求。由於當時吐谷渾王諾曷缽入唐朝見,吐蕃特使回來後便告訴松贊干布,聲稱吐谷渾王從中作梗,致使唐朝拒絕這個婚約。638年,松贊干布遂以此為藉口,出兵大破吐谷渾、党項、白蘭羌,直逼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潘),又派使者前往長安威脅唐太宗,聲稱若唐朝不答應和親,吐蕃便要大舉入侵唐朝。唐朝的松州都督韓威率軍迎戰,被吐蕃擊敗。闊州(位於今松潘縣北黃勝關北)刺史叢臥施、諾州(位於松潘縣北)刺史把利步利以闊、諾二州歸附吐蕃,周圍的羌族部落也紛紛倒戈投向吐蕃,並引誘吐蕃入侵唐朝,唐朝西部邊境為之震動。吐蕃的強盛引起唐太宗的重視,唐太宗以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以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左領軍將軍劉簡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唐軍出擊。西藏方面的文獻一致表示此戰吐蕃獲勝。如班欽•索南扎巴的《新紅史》就強調唐太宗原本並不願意嫁公主,是在武力威脅之下才同意和親。唐朝方面記載牛進達率領唐軍先鋒部隊,趁夜間不備,擊敗吐蕃軍。吐蕃死傷千餘人,松贊干布率大軍後撤以避其兵鋒。吐蕃的數位大臣請求返回,松贊干布不聽。八名大臣通過自殺的方式來勸諫,使得松贊干布最終決定撤軍,並退出佔領的吐谷渾、党項、白蘭羌地區,此時侯君集率領的唐軍主力尚未到達。唐朝的強盛令松贊干布大為震驚,松贊干布遣祿東贊前往長安,「獻金五千兩,自余寶玩數百事」以謝罪,並多次催促和親。貞觀年間,由於唐朝過於強大,吐蕃還完全不足與之抗衡。

 

文成公主松贊幹部和親

傳說布達拉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所建。貞觀十五年(641年),江夏郡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以釋迦牟尼像、珍寶、經書、經典360卷等作為嫁妝。松贊干布從邏些(今西藏拉薩)趕到柏海(柏海在烏海西南,烏海在青海西南2000多里)迎接。唐封他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此後,吐蕃與唐朝成為盟友,松贊干布曾遣貴族子弟赴長安學習詩書,後又出兵天竺救出唐使,不過這一盟友關係在松贊干布死後不久便宣告破裂。文成公主在拉薩城北建立小昭寺,以供奉其帶至吐蕃的佛像。

根據敦煌出土文獻《吐蕃大事記年》記載,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結婚後不久,松贊干布便親自征討象雄,花費了三年時間將象雄兼併。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僅生活了數年,兩人之間並未生育子女,之後文成公主在吐蕃寡居了三十年。她得到了吐蕃人的尊重。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在邏些城病逝。根據《于闐教法史》683年,吐蕃進行公開祭祀並下葬,[8][9]唐朝遣使臣赴吐蕃祭奠。

根據《舊唐書•吐蕃傳》的說法,文成公主不喜歡吐蕃人「赭面」(以紅顏料塗面),松贊干布下令廢除這項習俗。但事實上這一習俗仍長期風行於吐蕃,青海都蘭出土的吐蕃墓木板畫上存在赭面的吐蕃人,便是此習俗仍舊存在的證明。後來赭面的習俗甚至傳入唐朝,白居易有詩作「元和妝梳君記取,髻椎面赭非華風」說明吐蕃的赭面之風傳入唐朝。

後世的吐蕃贊普在與唐朝來往時,往往自稱文成公主的後代,對唐朝皇帝聲稱是「甥舅關係」。例如赤德祖贊致唐玄宗的國書就稱:「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文成公主松贊幹部傳說

藏傳佛教徒對松贊干布及其二妃十分尊崇。根據藏傳佛教的傳說,觀世音菩薩體內射出四種光芒,松贊干布是其胸口光芒投胎於卓薩妥噶王妃(一譯「赤薩兌嘎」)而應運出生的。此後,觀世音菩薩左眼之光化身為泥婆羅的赤尊公主,右眼之光化身為唐朝的文成公主,口中之光芒化為法身要義六名。[10]另一種說法是,觀世音菩薩因為見到吐蕃人民的痛苦,流下兩滴眼淚,成為度母,化身為兩位公主,至吐蕃來解除人民的苦難:其中白度母變身為尺尊公主,而文成公主為綠度母的化身。藏傳佛教文獻多聲稱松贊干布迎娶二妃的目的是為了弘揚佛教。在舉行坐床儀式的時候,被認定為祖古的轉世靈童都要向如來佛祖、松贊干布、文成公主、蓮花生大師、白朗木女神以及宗喀巴大師等藏傳佛教重要人物的塑像進獻哈達,以表示尊敬。

大昭寺原本供有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尼婆羅公主的泥胎塑像。文革中被毀,今日復元重修。

Unwrap the Experience with the

西藏夢想足跡、雪域天堂,神聖到極致

世界足跡旅遊為全球華人提供西藏旅遊拼團平台,不在為一個人無法成團而發愁、拼團國家包含馬亞西亞、新加坡、香港、等華人。世界足跡原你一個西藏夢。

西藏旅遊說走就走的旅行!
西藏旅遊品牌加品質,世界足跡帶您暢遊西藏.

免費獲取行程資料!

info@chinatibet.tw

Top
x